在火山觀測站內,研究人員必須將每日回傳的地震數據進行逐一逐時的審視,並將大屯火山周遭的微型地震數據進行地震開始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四)"
作者彙整: spacestudio1219
負地理學|夜行者計畫 — 火口湖
從2016年至2019年間,我們長期於暗夜在大屯火山群周遭進行計畫的工作(包括夜間燃煙行動、夜行磺煙谷地、暗夜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夜行者計畫 — 火口湖"
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三)
在龜山島上的數座地震測站,分佈在島上的坑道、北岸及高地上,ㄧ方面,龜山島活火山在現有的研究中,曾有數次的噴發記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三)"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火山,古文明與台灣島史:ㄧ個深層歷史的觀點
火山與古人類的關係,及其述說的方式,儘管在台灣的歷史研究中相當邊緣,甚至不被承認,但是在ㄧ些民間研究者的論點裡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火山,古文明與台灣島史:ㄧ個深層歷史的觀點"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飛碟,火山與外星生命: 兼談東亞飛碟學研究的建構
台灣的飛碟研究於1970年代興起,在1990年代逐漸發展出一種飛碟學的東亞論述,以及台灣與東亞的飛碟調查意識,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飛碟,火山與外星生命: 兼談東亞飛碟學研究的建構"
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二)
沿著小徑進入磺煙遍地的管制區,選點、測量地溫,接著進行氣體採樣,或是下切河谷採水,找尋噴氣孔道,並以鈦管導出、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二)"
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目前監測火山微震的40多座測站,大多分佈在大屯火山群周遭的山林隱密之處,除了透過監測資料的即時回傳機制、進行逐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地震、岩漿庫與火山生命:一個火山學的視角
負地理學的實踐與研究計劃當中,如何感知到火山所呈現的生命力,乃至於思考一種共存之道?在人類感知光譜的兩端,一方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地震、岩漿庫與火山生命:一個火山學的視角"
負地理學|火山,科技(藝術)與社會—創研計畫側記
作為負地理學的計劃之一,火山學的學者與研究人員的實地調查方法與研究方式與其在台灣形成的歷史,目前仍然鮮少相關的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火山,科技(藝術)與社會—創研計畫側記"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火山,外星人與地球空洞說
負地理學的實踐與研究計劃當中,「地球空洞說」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基點,除了相關研究史的爬梳,考掘地球科學繼續閱讀 “負地理學|系列計劃講演-火山,外星人與地球空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