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地理學|火山日誌

目前監測火山微震的40多座測站,大多分佈在大屯火山群周遭的山林隱密之處,除了透過監測資料的即時回傳機制、進行逐時的數據分析之外,研究人員也需要每個月利用五到六天的時間,實地到各個測站人工備份數據、注意每個測站的設施維修與數據回傳情況是否正常。一天從早上9點到下午17點的時間中,因測站與測站之間的行車、行走距離,至多存取八座測站的數據,分天進行。

開啟測站的箱門,先行檢查有無蛇蟲進入,確認內部環境無虞之後,進行機具設備性能的確認,並填表紀錄。接上行動裝置和硬碟,進行10至15分鐘的資料存取,因應北台灣多雨潮濕的山林,研究人員會在這段存去資料的時間空檔,依照測站外部環境的情況,進行太陽能板清潔、除草、箱門潤滑等事務。待資料存取完畢之後,再前往下一座測站。

野外測站供電太陽能板

指導單位 | 文化部
主辦單位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執行單位 | 引爆火山工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